校史沿革
一、本校創設於民國37年3月1日,隸屬於海軍第二造船所員工子弟學校。
二、民國38年9月成立完全小學並附設幼稚園。
三、民國39年7月奉海軍總司令部核准為海軍子弟學校第二分校。
四、民國40年更名為海軍總司令部附設澎湖小學。
五、民國54年8月奉令改制交由地方政府接辦,遷建現址。
六、民國55年11月12日國父誕辰,校舍落成,因命名為澎湖縣馬公鎮中山國民小學。
七、民國70年12月25日馬公鎮改制升格為縣轄市,學校全銜亦更為「澎湖縣馬公市中山國民小學」。
八、民國73年7月「發展與改進國民教育六年計畫」,新建校舍竣工落成。
九、民國86年、87年申請教育優先區計畫補助增建視聽教室及普通教室兩間,並整建運動場,即為原貌。
十、民國106年校舍拆遷重建,預計民國107年6月完工。
十一、民國107年10月14日落成(新校舍)
校舍遷移
日本人占領澎湖後在測天島建了海軍基地,政府來台,帶來許多的眷屬,因此都安排住在測天島的眷村中(自立、自強、自助、自治、自勉等),中山國小前身就屬海軍子弟學校(位於自強眷村內)。當時除了在居住在測天島內的軍人子弟就讀外,也有少數居住案山的”本地”子弟就讀(在海軍軍區擔任軍官的孩子可就讀,其餘則就讀石泉分校)。
直至民國54年將就讀石泉分校的案山的本地學生納入海軍子弟學校(進到海二廠校區就讀),民國55年國父誕辰(位於現在棒球場的)新校舍落成,改名為中山國小。當時學校規模每個年級還有3-4班(民國70年後變為每年級一班),由於本校校地在日治時期為輕航機機場,因此在民國55年校舍落成後,有個大家共同的記憶就是校門口旁有一個很大的池塘(炸彈坑),那是大家下課後釣青蛙的好所在;但師長們對學生安全有所顧慮,因此在炸彈坑旁邊教室的牆壁上就寫著大大的標語:噢!注意炸彈坑”。而操場北邊則是一大片的草地,上面有好多好多的澎湖小雲雀也是放牛的地方。直到現在,操場上依然不時可以看見小雲雀在天空逆著風向前奮力的展翅,聽到小雲雀好聽的啁啾聲。
民國73年因為要興建棒球場,因此將校舍往操場的北邊(原來放牛之處)遷建(現址),為兩層樓的建築,操場廣大,遊樂器材多,學生人數仍有兩百多人。但歷經時代的變遷,鄰近學校改建的十分新穎、新學校文澳國小成立,學生人數變少,經過校長老師們努力對外招生,吸引了很多外來的學生就讀。校舍在長時間的使用之後,於民國106年基於安全考量,原址重建。當時就讀學生在體育館中度過一年半重建的時間,於民國107年10月14日現在的新校舍落成。新校舍採用了環保節能的設計,一層樓的波浪式建築,學校色彩結合澎湖意象(海浪、天人菊),設備新穎,在校長、老師的努力下,學生有逐漸回流的趨勢,期待未來中山國小將有更好的成果展現。
早期學生背景不同、引發一些衝突及特殊的狀況
早期學生來源除了原先的海軍子弟學校學生也包含了案山本地的學生。由於當時軍區的學生多為隨父親軍職調出調入,多以說國語為主;案山本地學生則以台語為主,在兩方文化背景極為不相同的狀況下要在同一空間學習,難免引起一些紛爭與衝突。
對讀書的態度
軍人子弟無田產、無打漁技術、他們讀書免學雜費,因此讀書是他們的唯一出路;本地人有地要種田、有海要捕魚貼補家用,讀書只能是當時的”休閒”。
服裝、口音
同在一個空間裡的軍人子弟及案山子弟從服裝、說話就能立即分辨:著卡其制服、中國強球鞋(維立皮鞋)穿長襪與穿著膠鞋不穿襪(或赤腳);口說國語或說著台語。彼此間的差異大,因此難免有所摩擦,當時就出現了「外省豬、案山狗」互罵的狀況;因為使用語言的差異,也有一些有趣的對話出現:老師用國語問:「口在哪裡?」學生拉拉褲子回答:「”口”在這裡。」
唯一學生專車
民國50幾年,當時住在海二廠眷村中(測天島)的學生要到學校來上,是全縣唯一做學生專車上學的學校,這應該羨煞了當時的許多學生。
遊戲
當時學生放學後玩的遊戲也不太相同:在眷村裡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可以玩ㄤ仔標、彈珠、跳橡皮筋、陀螺等遊戲,偶爾偷跑進電影院看電影(當時眷村裡有給軍人看的電影院);在社區中的孩子則玩殺頭殺腳遊戲。兩區的孩子因為經濟環境不同,所玩的遊戲也有需要錢買的玩具和不用錢的遊戲之分。